扩量不是“花更多钱”,而是“用更好的结构把钱花给对的人”。AI 角色扮演的扩量关键在于:长尾覆盖、类目资产组、跨语种复制与再营销矩阵。控本则依靠否词、频控与分时/分设备/分地域调价。
1. Search 扩量:从“准量”到“增量”
- 长尾拓展:基于搜索词报告,把“场景 + 风格 + 语言”组合成长尾;将优质长尾纳入词组/完全匹配;
- 广泛匹配:在否词护栏下逐步放开广泛匹配,观察 CVR 与 CPA;
- 竞品词:单仓限额,评估获客成本与合规风险(文案与 LP 避免提及对方品牌/角色);
- 地域/语言分层:为 JP/KR/ES 等市场单列系列,投放本地自然说法;
- 质量得分提升:文案与 LP 一致、加载快、结构清晰,使 CPC 更可控。
2. PMax 扩量:资产组 × 受众信号 × 视频补全
- 资产组按“类目 × 语言 × 价值”拆分(Companion/Anime/Story,EN/JP/KR/中文,高毛利优先);
- 持续补充素材:基于优胜搜索词/角色合集的洞察,周更图片与视频;
- 受众信号:再营销/客户列表/自定义意图作为“加速器”;
- 搜索排除:如需保护 Search 预算,排除品牌词;
- KPI:以 tROAS(毛利)为主,早期可用 Max Conv/tCPA 过渡。
3. 再营销矩阵:行为 × 时间窗
行为分层:
- 访问角色页/停留 ≥ X 秒;
- 创建角色/收藏 ≥ 1;
- 首会话长度 ≥ 20/50/100 条;
- 访问订阅页/启动试用;
- 订阅到期前 7 天/3 天(挽回)。
时间窗:
- 1–3 天(高意图):高出价、严频控;
- 4–7 天(跟进):讲清楚权益/试用额度与近期新增角色;
- 8–30 天(唤回):故事合集与“再来一段”的温和召回。
素材:
- UI 截图 + “你离角色只差一步”的提示;
- 新角色/主题合集更新(每周/双周);
- 安全政策可见,避免误解。
4. 控本手段:把钱从低质流量中要回来
- 否词:每周清理无效与敏感词;建立“暂时否定/回看”清单防误杀;
- 频控:GDN/YouTube/Discovery 设频次上限,避免疲劳与浪费;
- 设备:移动端优先,如桌面 CVR 低单列降价;
- 地域:逐步扩张,不同市场按 LTV/退款率调权;
- 时段:根据转化时段热力调整;夜间降价;
- 位置排除:监控 GDN 展示位置质量,拉黑低效站点。
5. 过程指标:用“过程健康”预判“结果风险”
- 展示份额与排名:低份额 + 高 CPC 表示竞价激烈或质量差;
- CPC/CPM 异常:波动过大需检查竞价战或政策调整;
- 频次:再营销过高的频次会导致疲劳;
- 搜索词健康度:高花费无转化词的占比;
- 素材新鲜度:低效素材的替换节奏;
- LP 表现:速度、跳出率、会话开始率。
6. 扩语种与复制打法
- 选市场:先英语,再 JP/KR,再 ES/DE/FR;
- 复制结构:沿用“品牌/非品牌/再营销/PMax”的四分法;
- 本地化:本地自然说法 + LP 语言切换 + 本地支付方式;
- 验证节奏:每个新语种先以 Search 非品牌小预算探测,再开 PMax/YouTube。
7. 快速 SOP
1) Search:词组/广泛 + 否词,周迭代长尾; 2) PMax:资产组按类目×语言拆分,视频补全,tROAS 放量; 3) 再营销:行为×时间窗分层,素材周更; 4) 控本:否词/频控/设备地域时段调价与黑名单; 5) 看板:过程健康指标 + 结果指标联动预警。